邀舞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Op.65(Weber-Liszt Invitation To The Dance李斯特改编)
邀舞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Op.65
《邀舞》Aufforderung zum Tanze Op.65,又称《华丽回旋曲》,作于1819年,后来由柏辽兹编配成管弦乐曲,使之名声大作。这部作品是在正式音乐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最早的一例,并以技巧华丽而著称,旋律语言近似当时奥地利和德国流行的圆舞曲的音调,和声质朴、清新而富于表现力。整个乐曲的音乐形象具体生动,饶有风趣。
献给他的妻子卡洛丽内。他详细解释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第1—5小节:邀舞者初次出现。
第6—9小节:女子婉言谢绝。
第10—13小节:男子坚决请求。
第14—16小节:她同意了。
第17—19小节:他开始和她交谈。
第20—21小节:她回答。
第22—23小节:谈得热闹起来。
第24—25小节:互相非常投机。
第26—27小节:他请她跳舞。
第28—29小节:她答应了。
第30—31小节:各就各位。
第32—35小节:等待音乐开始时起舞。
跳舞结束,男子道谢,女子回答,各自离去。
序奏在低音区从容不迫奏出绅士邀请的旋律,曲调宽广、温暖而热情,乐句的尾音停留在不稳定的4度“fa”音上,以表示征询。
接下来的旋律表示女方因腼腆而谢绝,音乐在高音区奏出轻盈、典雅的曲调,并停留在属音上。
绅士再次挚意邀请,交谈一阵后,贵妇人终于应邀起舞。这两段对话式的旋律重现,并加进了装饰音,使旋律变得更为恳切、真挚,对话旋律结束在主音上,舞会便开始了。
乐曲的第二段是舞会的舞蹈场面,它是整个作品的核心,篇幅是由四首小圆舞曲组成,生动地表现出男女双方丰富多姿的舞步。
第一圆舞曲热烈、强健,用急速的快板。音调炽热、欢快,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入到盛大、华丽、热烈而欢腾的舞会之中。
第二圆舞曲是一个轻盈、优雅、流畅的旋律。表现出舞蹈者飞速旋转的优美舞姿。一对对喜悦的舞伴尽情地欢跳,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
经过轻捷的旋律之后,音乐再现了开头的热烈、华丽的主题。
第三圆舞曲比较优雅,在圆舞曲节奏衬托下,出现了由顿音和变化音构成的动听的旋律片断。音乐有时在低音区,有时移至高音区,仿佛是男女双方含情脉脉的对话。
第四圆舞曲,音乐主题奔放、活跃,情绪更为欢快,生机勃勃,圆舞曲旋转幅度加大,使舞蹈变得更加热烈。
接下去,音乐经过发展,前面出现过的四首圆舞曲主题频频再现,第一圆舞曲主题将音乐推向高潮,舞蹈圆满、热烈地结束了,但乐曲未完,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段尾声。
尾声慢板,序奏中代表绅士的低音旋律和代表贵妇人的高音旋律在这里重新出现,表示绅士彬彬有礼的致谢,贵妇人也回礼、告别。舞会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更多其他版本 更多
-
人气
-
人气
-
人气
-
人气
-
人气
-
人气
查看完整曲谱 >
评论共0条评论
精彩评论